快递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截至2015年,我市快递业持续高速发展,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80%以上。记者昨日从合肥市邮政*了解到,今年1~2月,全市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3076.7万件,同比增长35.82%,占全省42.35%;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79亿元,同比增长36.88%,占全省46.88%。业务量、收入均占全省近半,**全国大中城市**。 小快件助力创业** 市邮政*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市经邮政管理部门批准从事快递服务的企业增至77家,分支机构约410个。全市22个分拣操作场总面积达40万平方米,运输机动车1783辆、非机动车4359辆,日处理量较高达300万件。全国一家高铁快递呼叫中心、UPS亚太地区后台基地落户合肥,邮政速递(EMS)、顺丰等快递企业在合肥建立了客服呼叫中心,总坐席数**过5000个。 “大体量”的快递业为大众提供了大量的创业、就业岗位。目前,全市快递业从业人员已经从2010年的4000多人增加到2.1**。从业人员数量增多的同时,职业素质也在逐年提升。据介绍,仅2015年,全市就有2000多人参加了快递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 快递业在量增的过程中也在加速转型升级。我市各大民营快递企业正在**经营体制,从传统寄递向综合物流服务供应商、供应链集成商转变,不断推进新兴业务,提供仓储配送、快递物流、分仓备货、代收货款等综合服务。不仅如此,随着快递与电商互动,线上线下衔接更加紧密,还**了体验经济和社区经济。 集聚效应正日益凸显 为让快递企业聚集发展,发挥规模效应,我市围绕合肥电商产业园和交通枢纽,规划建设了快递产业园。 目前,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合肥环状快递产业园已初步建成,多家省级分拨中心在省会城市的集聚功能正在并将持久发力。据介绍,整个产业园的东西南北四个核心区各具特色、功能互补。2014年下半年以来,邮政速递(EMS)、申通、中通、汇通、圆通、韵达等多家企业通过自建、代建、租赁等形式搬进全新的现代化操作和办公场地,更新自动化分拣流水线,处理速度和能力获得大幅提升。同时,县级快递企业也由“夫妻店”、门面房、人工分拣等粗放模式发展到进厂房、上分拣流水线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