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实施和基建投入加大,我国西南地区依靠*特的区位优势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物流产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正在从物流末端变成物流节点。但业内人士指出,西南地区物流业目前总体水平依旧不高,以运输成本高为代表的**问题仍制约着地方发展。 “菜价翻倍”背后的物流“困扰” 记者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上的农贸市场看到,这里的蔬菜多是从云南大理运过来。“辣椒、茄子的进价基本在2到3元一斤,卖价为5到6元一斤,不仅这两样菜,其他菜的卖价也是涨了几块钱一斤,甚至翻一倍。”菜贩李玉兰说,运输成本她细算不上来,但知道不卖这个价,就基本没赚头。 记者近来在迪庆州采访时发现,运输成本高不仅“困扰”着这个小小农贸市场里的菜贩和消费者,也让一些跑运输的头疼。“头些年通车的大丽高速公路实现了大理、丽江、迪庆三个州市的快捷通达,但这条新路的‘过路费’可不低,差不多是一公里一块钱了。”常年在迪庆开车的老司机邵师傅说。不仅如此,迪庆的汽油价也比昆明贵了些。“过路费贵,油钱贵,运费下不来,生活消费自然也就贵了。”邵师傅说。 在当地人看来,这些都是交通落后,物流成本高的表现。迪庆州交通运输局局长李清培介绍说,“十二五”期间,迪庆完成公路货运量6500多万吨、水路货运量18万吨、民航货运量3200多吨,公路运输占**主导地位,并且货物运输的信息控制、调度、运输、仓储、分流等环节还停留在较落后的阶段,“物流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的矛盾很明显。” 事实上,物流的“困扰”不只在迪庆,云南、重庆、四川、贵州等西南省份的一些地区都不少见,甚至成为阻碍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重庆长江轮船公司货运部经理牟军说,由于长江上游港口普遍自动化程度不高,管理不顺畅,堆场容量不够,导致货物进出港产生大量的仓储、转运及时间成本。以港口装卸为例,沿江港口作业时间普遍在10小时以上,船舶等待装卸的时间也长短不一,从重庆到上海每个往返有5天处于等待,每天增加成本上万元。 “高物流成本不仅由李玉兰和邵师傅这样的个体承担了,较终还是转嫁给了社会,如招商引资难、推高物价、严重**载等。”业内人士说,高物流成本还让行业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盈利压缩促使企业依靠**载获取微薄利润,造成交通安全、道路等公共设施损坏等问题,罚款为主的惩罚举措,无疑进一步推高了运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