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发展,去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已达到206亿件,有近九成快件是靠快递员们骑着电动三轮车送到用户手中的。凭借机动灵活、低碳环保、性价比高等优势,电动三轮车自然成为我国快递投递服务的可以选择交通工具。中国地区标准化管理**的公示信息显示,目前全国快递业在用电动三轮车40万辆以上,需求量近100万辆。 上海一家快递网点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严格执行每小时15公里的限速标准,那目前我们在用的电动三轮车中没有一辆符合该标准。”百世汇通的一名快递员张桂洋说:“平时我的三轮车跑每小时25公里左右,在车少、人少的地段跑得更快,较高的时候能跑40公里。” 快递依托于网购,老百姓喜欢购买实物而非服务,越是买廉价的货品越对快递价格敏感。企业收益微薄,快递小哥只好多送快送,一些交通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 中国快递协会理事、中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联盟副会长相峰认为,每小时15公里的标准时速设计,难以满足快递小哥的业务需求。一面是怕出现交通事故,一面是靠跑量才能有所收益,快递行业的这种矛盾现况下,不少快递小哥只得怀着侥幸、踩着油门。 避免“一刀切”,行业也须练“内功”“守底线” 近几年来,从以往生存于夹缝中的“黑快递”到如今**的“黑马”,中国快递业实现了令人振奋的跨越式发展。但和很多新生行业一样,快递业也经历了成长中的烦恼,三轮车的速度争议和身份尴尬,就是典型。 *建议,对包括快递电动三轮车在内的城市特种服务车辆的管理应避免“一刀切”、简单化,同时设立相应的过渡期。“如果相关部门像明确校车标准一样,让快递送货车也有明确的标准,而不是以罚代管、以禁代管,将会对快递小哥社会地位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浙江省**3月下旬出台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同邮政管理部门**出台便利快递服务车辆通行的管理办法,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城市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研究**相应的管理措施,**给予快递服务车辆通行和停车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