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统计,我国现在一共有18个城市、34条中欧班列的线路在通行,这些城市都在广泛吸收其他城市的货源,竞争硝烟四起。 那么,谁能成为集结点? 在不久前的“**”国际物流合作与发展交流会上,美国UPS华东区成都总经理彭旭乐观地估计,这样的集结点,全国至少将出现5个,成都算1个。“这样的预测是因为中国体量大,贸易量大,产业结构各具特色,有产业支撑的才有后发力。” 跨欧亚国际物流有限中国区总经理董万旭也为这一“集结点猜想”给出思路,“**是地理位置,这个集结点**是很好的物流分拨中心;其次是产业,要更适合铁路运输,比如汽车行业、电子产品以及服装行业。” 在“**”地区战略的背景下,物流枢纽的建设,很大程度上与经济中心的角色息息相关。“为了完成一个城市经济中心的建设,需要打造若干个产业布局和发展中心。”地区**综合运输*所长汪鸣提到,这就需要在“**”沿线的战略节点上选择一批战略性的物流枢纽节点。 成都早已有所准备。“成都是**批准的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近年来成都作为地区实施‘**’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支点城市,加快了航空、铁路、公路等建设的步伐。”成都市副市长刘守成说。 从2013年开始发运的蓉欧班列,目前已稳定运行两年多,今年,不仅班列线路延伸到德国和荷兰,还开通了返程班列;这个月,青白江铁路口岸汽车整车进口口岸顺利通过联合验收;而在航空方面,从客流量和货运量角度,成都在国内仅次于北上广,今年航空客流量已**过了4200万。